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334-336/2024-11-25/29614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发布机构:县生态环境局
发文日期:2024-11-25文  号:有 效 期:  有效
名  称:永清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行动实施方案
永清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机构:县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2024-11-25
鉴于当前我县空气质量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后,PM10指标连续3个月高于前两年同期均值,被省、市通报约谈,为进一步巩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有效降低各项污染物浓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集中攻坚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万博体育平台_天下足球网¥皇冠app官网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中央、万博体育平台_天下足球网¥皇冠app官网:万博体育平台_天下足球网¥皇冠app官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万博体育平台_天下足球网¥皇冠app官网: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廊坊市2024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标本兼治,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实施颗粒物和臭氧前体物协同减排,推进PM2.5、PM10和臭氧的同步改善,力保优良天数,全面改善县域环境空气质量水平。
二、攻坚时间
自2024年5月1日至5月31日。
三、工作目标
扭转主要空气质量指标不降反升局面,确保5月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PM10浓度低于前两年均值,月综合指数低于3.96,PM2.5月浓度低于27微克/立方米,PM10月浓度低于71微克/立方米。
四、工作任务
强化全域扬尘污染管控(PM10、PM2.5
1、持续开展全面排查,实施动态台账管理。压实扬尘污染治理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对全县建筑施工、公路、水利、城市道路、物料堆场、裸露地面等扬尘排放源开展全面排查,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对未按要求落实抑尘措施的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台账,限期整改到位。推进扬尘污染防治精准化、规范化、常态化。
责任主体:各乡镇(区、办)
责任部门: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
2、持续严控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工地百分百围挡、渣土运输车百分百密闭、进出车辆百分百冲洗、工地内部道路百分百硬化、土方施工作业百分百抑尘、裸土料堆百分百苫盖、视频监控全覆盖、PM10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并联网全覆盖。强化督查执法,对管控不到位、扬尘排放超标的,停工整改达标后,按要求继续施工。加大对廊霸路、开元路、宏业路、武隆路、益昌路、文苑路、南环路、裕丰街、裕华街、府东街、会昌街、金雀街、宏益街及街道辅路、便道低尘机械化湿扫和洒水保洁频次,按照城区主干道每日6遍,次干道每日4遍的要求开展作业,遇大风、高温等特殊天气按照专家组建议加大作业频次,每10日组织开展一轮“洗城”行动。加大散料货物运输车辆遗撒监控和打击力度,对降尘严重路段强化措施,立行立改。加强县城出入口及城区周边重要交通干线机械化清扫,做到公路路面基本无浮土,行车无明显扬尘。
责任主体:各乡镇(区、办)
责任部门: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行政执法局、县交警大队、县生态环境分局
3、持续强化公路、水利等线性工程扬尘治理,加强城乡裸露地面扬尘管控。加快破损路面修复和主要交通干道等公路用地范围内日常养护管理,县主城区10公里范围内国、省、县干道每日保洁作业不少于2遍,10公里范围外国、省、县干道每日保洁作业不少于1遍。市政工程和线性工程要采用与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相同治理标准,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实施分段施工,不间断喷雾作业防止扬尘污染,路面开挖、园林绿化施工按要求设置围挡和抑尘装置,裸土100%保持苫盖或绿化,及时清运弃土、回填沟槽、进行硬化或绿化。各乡镇(区、办)对辖区裸土地块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露裸地块清单,采取细化裸地分类、精准施策的解决方式,针对不同类型裸地采取绿化或苫盖措施,全面加强管理,冬季采取洒水封冻措施,夏季采取绿化、苫盖等措施,降低扬尘污染。开展城乡平交路口排查工作,对存在未硬化、硬化标准不达标、破损病害的路口,建立问题台账清单,按照路口 150米路段实施硬化。
责任主体:各乡镇(区、办)
责任部门: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住建局、县行政执法局
4、强化渣土运输车辆管控。针对域内渣土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排查,就车辆是否符合标准、平槽、密闭苫盖、车辆是否清洁和车辆是否带泥上路等重点工作内容严格排查,确保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责任部门:县行政执法局、县交警大队、县交通运输局
5、强化料场、料堆扬尘治理对全县工业企业物料堆场开展再梳理、再排查,完善本地企业料堆场台账,实施台账动态管理;对未达到标准要求的要建立整治清单,明确治理期限,规范建设料堆场;利用监控设施,强化对环境敏感区料场实现监控监管。各乡镇(园区)、大辛阁专班、养马庄专班要加强辖区内砂石料厂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料堆、裸土全部苫盖到位,并每日进行洒水喷淋,严防扬尘污染。对于存在使用筛分设备的,应依法予以取缔。
责任主体:各乡镇(区、办)
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科技工信局
强化臭氧污染综合治理(PM2.5、臭氧)
1、强化涉VOCs排放企业监管。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突出精准治理,开展源头替代、工艺过程、无组织管控、末端治理等全流程治理监管,提出整改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补齐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规程未建立、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等短板,制定实施“一厂一策”,开展治理效果后评估,不断提高企业VOCs治理水平。组织开展现有VOCs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自查,对标先进高效治理技术实施深度整治。鼓励涉VOCs排放重点行业企业,高温时段实行生产调控、错时生产。
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科技工信局
  1. 强化餐饮油烟整治。县主城区及经开区、高新区的机关单位食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单位和移动摊点实现油烟治理全覆盖,根据油烟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安装相应的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对未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或油烟净化设施不符合标准、未正常使用、未定期清洗的餐饮企业和经营商户,责令限期改正。
责任主体:各乡镇(区、办)
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行政执法局
  1. 强化道路划线、外墙粉刷作业等管控。臭氧污染重点管控时段,加强现场督查执法,提倡建筑墙体涂刷、建筑装饰以及道路划线、栏杆喷涂、沥青铺设、露天电气焊等户外作业错时作业(应急施工除外),切实降低臭氧污染。
责任主体:各乡镇(区、办)
责任部门:县住建局、县行政执法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交通运输局
)打好机动车尾气治理攻坚战(PM2.5NO2、臭氧)
持续强化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黑加油站和油品质量监管。严控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柴油货车驶入高排放限行区(县主城区),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在低排区(县主城区)使用;严厉打击黑加油站,对非法调油窝点、非法油品销售点、非法流动加油罐车等非法经营站点、车辆和非法存储使用非标燃油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清理整治;对县域内全部加油站汽、柴油进行质量抽检,追溯不合格油品来源,凡销售不符合标准燃油加油站(点),依法进行处罚,确保油品质量。
责任部门:县公安局、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县行政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
)抓好部门协调联动
由县大气办、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切实发挥好联合巡查执法组作用,强化日查、夜查常态化监督,对大气污染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督办,确保问题的巡查、交办到整改、处罚、反馈形成完善的闭环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乡镇属地责任、部门牵头责任,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监管,确保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到每个单位、每个责任人。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开展联合执法、明查暗访、晨查夜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到位,确保各项管控措施快速、精准、有效落到实处。
责任主体:县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责任部门:县大气办、县生态环境分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区、办)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摆上日程。对照方案要求,全面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行动,立即召开本地本部门动员大会,全部部署,明确责任,迅速行动。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区、办)和相关部门要在本地本系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一是县融媒体中心要开设“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专栏,一方面,对乡镇、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实施“晾晒”,宣传工作动态、经验做法,使之成为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总结、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有关要求的不良行为,死角死面进行“曝光”。二是各乡镇(区、办)要充分利用宣传车、条幅标语、高音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各乡镇(区、办)各有关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压态势。
(三)跟踪问题,严肃追责。各乡镇(区、办)、各部门严格落实《方案》中各项措施,结合自身实际,将自查问题及整改情况每日上报大气办。县大气办对每天交办问题实行编号交办,挂账督办,对大气污染防治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造成考核指标连续落后的乡镇、园区进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有效实现压力传导,确保我县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对环境空气质量落后乡镇、园区实施量化问责,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不履职、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有关人员严肃追责问责。
 
2024年永清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行动实施方案(2).docx
2024年永清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行动实施方案(2).docx (20.89 KB)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